• 2025
    04
    22
    近日,我校电子信息学院何志伟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P2P: Part-to-Part Motion Cues Guide a Strong Tracking Framework for LiDAR Point Clouds”被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IJCV)录用并在线发表。IJCV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认定的人工智能领域四个A类期刊之一,也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重要的两个顶级学术期刊之一,2024年影响因子19.5,年发文量仅180篇左右。该论文第一作者为电子信息学院2022级硕博连读博士生聂佳浩,指导老师何志伟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这也是我校在读研究生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JCV上发表科研论文。探索:该论文围绕激光雷达点云单目标跟踪任务,首先对现有主流跟踪框架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性实验,旨在厘清不同跟踪范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与优劣,如图1所示。通过对比分析传统外观匹配方法、运动建模方法及其组合模型的性能表现,作者发现:与复杂的外观匹配和运动建模相比,简洁而高效的运动结构在激光雷达点云中同样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鲁棒性的目标跟踪。这一
  • 2025
    04
    21
    4月18日,以“数字赋能产业人才培养 共襄产教融合新发展”为主题的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大会暨2025年产教融合工委会全体成员大会在我校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产教融合工委会主办,raybet下赌注 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我校党委书记吴卿致欢迎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司二级巡视员周海燕,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詹佳祥,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理事长张宏图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张更生出席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综合处处长刘华益、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林昀、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秘书长丁然,以及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数字经济处(人工智能处)、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技处、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电子信息产业处(集成电路产业处)相关人员、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文钧、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孔万增出席会议。吴卿在致辞中表示,杭电作为电子信息特色高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为己任。本次大会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凝聚行业智慧、深化校企合作、共谋数字未来的重要平台。吴卿提出以
  • 2025
    04
    13
    4月11日,我校专利转化工作传来喜讯。随着“电极设有双环形与桥型结构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制备方法”这一发明专利包的申请权转让公示正式结束,我校大额专利转化工作迎来“双响炮”,两起专利转让总金额突破1100万元,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迎来“开门红”。据悉,此次转让的发明专利由电子信息学院轩伟鹏老师团队研发,挂牌价为600万元,轩伟鹏老师作为第一负责人。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电子信息学院董林玺老师团队研发的“一种抗环境干扰的多集成MEMS触觉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包,已以500万元的挂牌价成功转让。两项重大专利成果的成功转让,不仅体现了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实力,也彰显了学校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成效。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作,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贯标工程,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开展专利导航与精准布局,培育形成多项具有战略价值的核心专利集群。此次实现转化的双项成果,正是系列举措下诞生的硕果。
  • 2025
    04
    10
    4月3日下午,2025年物理学科发展与规划专家论证会在下沙校区科技馆扇形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由学校发展规划处、理学院主办,旨在深入研讨物理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为学校物理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战略性指导。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校长蔡荣根教授,浙江大学李有泉教授、童利民教授,西湖大学汤雷翰教授,中山大学王雪华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王志明教授以及四川大学张红教授等7位国内物理学领域知名专家应邀出席论证会。校长陈积明出席并致欢迎辞,副校长颜成钢主持会议。2025年物理学科发展与规划专家论证会会上,物理学科负责人陆晓铭教授从国家政策导向、学校电子信息特色学科群发展需求、物理学科自身发展需求三个维度,详细汇报了物理学科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物理学科负责人汇报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在认真听取汇报后,与会专家围绕我校物理学科的发展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杭电物理学科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已形成一定的特色与优势。针对杭电物理学科的长期发展,专家组提出三点核心建议:一是要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夯实理论基础,优化学科布局,深化交叉融合,为学校电子信息
  • 2025-04-25
    日前,世界拳击理事会(WBC Muay Thai)大中华地区业余泰拳积分及排名赛在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举行。我校散打队队员邵逸航(人艺数法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李蔚(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分别斩获成年组60kg级和81kg级冠军,刷新我校散打队战绩。 WBC MuayThai是世界顶级职业拳击组织,覆盖全球多个地区。本次赛事是由国际四大职业拳击组织之一WBC举办的泰拳比赛,参赛选手多来自专业俱乐部。本次赛事系其在大中华区首次举办业余积分排名赛。“参与成年组比赛的运动员,多为专业俱乐部新出道的运动员,对于杭电散打队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能在这个比赛拿到冠军并打出KO,已经达到国内高校运动队训练的天花板了。”杭电散打队主教练吕亚崙介绍道。2022级本科生邵逸航是我校散打队队长。2024年曾在全国大学生散打锦标赛中获第三名,此次首次接触泰拳规则赛事便一举夺魁。“赛前半个月每日训练超3小时,控体重、抗压力、研究战术,每一步都如履薄冰。”邵逸航介绍道,减重期间需严格限制水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称重结束后才能正常进食。决赛中,他顶住压力,比赛中沉着冷静,在第三回合以压倒性的优势KO
  • 2025-04-22
    4月9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长沙落下帷幕。我校会计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梓萌的参赛作品《手执资本听诊器,号脉商业律动新机遇》(指导教师叶琛琰、金冠舟、贾鹏飞),入选全国总决赛,并获得就业赛道高教本科生组银奖,实现学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新突破。本次大赛由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湖南省教育厅、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承办,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经过校赛、省赛的激烈角逐,全国仅有750余名选手晋级总决赛,共决出金奖150名、银奖225名、铜奖375名。自2024年10月大赛启动以来,学校迅速响应、广泛宣传、积极组织赛事,共有60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11位选手入围省赛,在省赛决赛中,学校获3金、4银、3铜的成绩;1名选手入围全国总决赛(全省高教就业赛道本科生组入围国赛选手仅4人)。比赛期间,学校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和指导,保障参赛作品质量,提高赛事竞争力。同时,围绕主体赛事广泛开展各类活动,如职业咨询与就业指导、政策宣讲、行业解析、校园招聘,同时还建设成立了全国首家生涯体验馆,上线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成立大学生职业形象体验中心,全面优化
  • 2025-03-18
    3月16日,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暨第二届“长城杯”铁人三项赛(防护赛)半决赛(浙江赛区)在raybet下赌注 圆满落幕。本次大赛以“智能防护,开启数字安全新时代”为主题,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部委指导,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raybet下赌注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作为浙江赛区承办单位,联合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凌武科技有限公司等协办方,为全国高校学子搭建了高水平的网络安全竞技平台。实战赋能:双赛道设计检验综合能力浙江赛区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分为初赛、半决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吸引了来自上海、浙江、安徽、江苏等地的100支高校队伍,共400名学生同场竞技。半决赛采取实战化的攻防对抗(AWDP)与综合渗透(ISW)双赛道设计,在长达8小时的“烧脑”对决中,选手们围绕漏洞攻防、渗透测试、威胁检测等环节展开激烈角逐,共决出一等奖20支、二等奖20支、三等奖40支。其中,raybet下赌注 派出的3支队伍分获一、二、三等奖,彰显了在网络安全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产学融合:推动教学改革与技术创新作为赛事承办方,raybet下赌注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充分发挥产教协同优
  • 2025-02-28
    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公布了2024年度CSP(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优秀单位评选结果,raybet下赌注 计算机学院以卓越的教学成果和优异的学生表现,荣获“成绩优秀单位”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学院专业实力的认可,更是对计算机人才培养成果的有力证明。CSP(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发起的一项全国性软件能力测评,旨在评估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及从业者的实际编程能力、算法设计与系统优化能力。我校计算机学院学子多次在该测评中取得满分的“硬核”成绩。作为全国CSP认证的标杆单位,计算机学院通过系统培养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也为行业输送了大量高质量人才。学院建设:一流专业与学科建设成果显著raybet下赌注 计算机学院在1980年设立的本科计算机专业基础上平稳发展,分别于1980年和198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经过40余年的快速发展,学院目前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后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国防特色学科,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全国第四轮
  • 2025-01-22
    2025年1月1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浙江省科技厅主办,杭州高新区(滨江)科学技术局、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浙江)暨2024年浙江省技术需求“揭榜挂帅”大赛人工智能行业现场赛在浙江杭州顺利举办,本届大赛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遴选出多个优秀项目进入行业现场赛。最终,我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浙江-法国数字媒体取证联合实验室主任乔通带领的团队脱颖而出,其揭榜的《面向电诈场景的音视频鉴伪溯源能力开发》以最高分获得本届大赛人工智能赛道一等奖。面对深度伪造技术滥用带来的严峻威胁,乔通团队凭借多年在深度伪造检测领域的技术积累,开发出了一套面向电诈场景的音视频鉴伪溯源解决方案。这套方案通过鲁棒增强的多模态融合鉴别技术和基于指纹特征的溯源分析技术,确保在低质量或复杂背景的音视频环境中仍能保持高精度的识别能力,并能追溯原始媒体的来源。同时,平台集成了智能化响应机制和视频会议实时检测功能,能够自动调整检测策略以应对最新的伪造手段,快速响应潜在威胁。活动中,乔通团队与需求方浙江君同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了此成果的意向合作
  • 2025-01-20
    近日,2024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圆满落幕。我校研究生在此次系列大赛中表现突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参赛数量和获奖数量均创历史新高,还在多个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本年度,我校共派出495支团队参赛,相比去年增长了43.5%。共荣获国家级奖项174项,同比增长30.8%。其中,全国一等奖13项(含银奖1项),二等奖69项,三等奖92项。不仅在传统优势的理工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在人文社科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竞赛佳绩,体现了多学科齐头并进、共同繁荣的生动局面。在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斩获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二等奖6项、国家三等奖10项,企业专项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最佳论文奖2项,最佳答辩奖2项。程知群、刘国华、许明、盛庆华、毋少峰、胡小平、徐振龙、张志维、李文欣、董源、于保华、岳克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我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在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连续五年满额斩获国家一等奖3项,连续五年获奖率稳居全国榜首,并连续八年荣膺优秀组织奖。王震教授获得先进个人奖,我校在获奖质量上位居全国第8位。此外,在第三届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
  • 2024-12-31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陈国金教授团队申报的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拉刀、高效精密超声拉削装置及其拉削工艺”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标志着我校在国家专利奖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彰显了我校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实力。此项获奖专利针对现有拉刀和拉床存在的不具备集成式信息采集装置、寿命较短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集成多种传感器的超声拉刀设计,实现了对拉削过程的全方位实时监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超声恒力变速拉削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恒速拉削工艺,大幅度提高拉削精度,并在保证精密零部件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刀具使用寿命,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2020年以来,该技术被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晨龙锯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锯力煌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船舶动力等轮盘榫槽的精密拉削加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实施,累计创收超过11.79亿元,利税总额超过9400万元,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航空发动机轮盘榫槽高效精密智能拉削装备中国专利奖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
  • 2024-12-30
    12月26日-27日,“中行杯”第十五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决赛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我校共斩获金奖3项,银奖4项,铜奖3项,优胜奖1项,同时获评优秀组织奖。电子信息学院朱海鹏的“通信发展奠定基石,射频电路输血成长——射频电路开发工程师”,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俞俊杰的“碳索之路,电达四方—— 一位电池材料‘拓荒者’的成长记”荣获成长赛道金奖;会计学院王梓萌的“手执资本听诊器,号脉商业律动新机遇——战略投资人”荣获就业赛道本科生组金奖。计算机学院王雨荷的“医路领航,智驭未来——医学影像算法工程师”,电子信息学院张露玉的“逐梦华为硬件工程师之路”,自动化学院李雨桓的“AI引领时代,算法铸就未来——AI算法工程师”荣获就业赛道本科生组银奖;电子信息学院鲍政怡的“车行天下,电驰无忧——筑梦新能源汽车‘电池医生’的通关之路”荣获就业赛道研究生组银奖。管理学院张珂尉的“圈粉少年心,‘有戏!’”,机械工程学院马满宏的“我的深蓝探客路:深海探测机器人工程师”荣获成长赛道铜奖;通信工程学院翁祺的“逐梦算法强国路,健康信号守护家——逐梦生物信号算法工程师之路”荣获就业赛道本科生组铜奖。经济学院诸秋
  • 2024-12-26
    12月7日至8日,2024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EDA精英挑战赛(以下简称EDA精英挑战)决赛在南京江北新区举办。EDA精英挑战赛于今年正式列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的专项赛事。本次挑战赛共10道赛题,全国共有94所国内外高校的535支研究生队伍报名、1373名学生报名参赛,最终157支队伍经过评选晋级,进入总决赛。来自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raybet下赌注 等8所高校的队伍脱颖而出,获得各自赛题第一名。其中,我校EDA技术创新中心的3支队伍分别获得赛题六、七和十的第一名并获得国赛一等奖。此外,还有1支队伍获国赛二等奖、3支队伍获国赛三等奖。我校共有2个一等奖项目分别荣获EDA国创中心企业特别奖和华大九天企业特别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电子信息学院刘军老师获精心育人奖,刘军、赵文生、王大伟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国赛一等奖、EDA国创中心企业特别奖,刘佳欣、岳芯茹、高明羿,指导老师:赵文生、王大伟)(国赛一等奖、华大九天企业特别奖,叶子兴、万航、尹宏顺,指导老师:赵文生、王大伟)(国赛一等奖,
  • 2024-12-23
    近日,2024年“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隆重揭晓,我校研究生凭借卓越实力连续五年满额斩获全国一等奖3项(依赛制规定,每所高校一等奖上限为3项)。自动化学院董文浩、陈俊润、朱天乐团队勇夺B题一等奖,并荣获华为专项二等奖;理学院柳书玥、自动化学院丁帆、通信工程学院朱金龙团队以及计算机学院袁文强、通信工程学院李子龙、管理学院李佳欣团队分别在C题和F题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佳绩。此外,我校还囊括全国二等奖49项、全国三等奖35项,获奖比例高达81.31%,远超全国总获奖比例34.13%。全国组委会数据表明,我校连续五年获奖率稳居全国榜首,连续八年荣膺优秀组织奖,团队老师连续六年获先进个人(本年度为王震教授)。在获奖质量排序中,我校位居全国第8。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重要主题赛事。本届竞赛吸引了来自全球及全国各地区52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0247支队伍参赛,规模首次突破2万队。814位特邀专家历经近两个月的严格评审,包括网上评审与集中评审两个阶段,最